Saturday, April 30, 2011

理財的奧秘?

日前到南台灣某大學演講,為年輕人分享如何創造一輩子的幸福力與財富力。演講中,我談了理財難以致富,投資才有辦法賺到錢,並建議年輕人不要混淆了理財與致富的差異,因為理財只是人生追求幸福與財富的基礎財務平台,卻不是能賺大錢、讓自己感覺非常幸福的能力。

演講完畢,一位同學舉手問我:"那理財到底是什麼?"

我有點愣住,但也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

理財是什麼呢?根據定義,它只是管好你的錢,讓日常生活收支能經常維持平衡的一種能力而已。

這個定義,我演講一開頭就講了,但我想,不要說年輕人無法清楚理解,進入社會工作以後的更多上班族,只怕更難弄懂。為何難弄懂呢?因為很多上班族會說,我就是收入有限,開支太大,所以才要透過理財來創造更多收入啊?

理財的問題不在這邊,但也在這邊。理財好像小學生玩翹翹板的遊戲,重點是要維持平衡。可是一旦翹翹板不平衡,多數人會去翹翹板外面找幫手,找更胖的同學來收入端坐鎮,好把支出端的重量舉起來。

這個胖同學,最多人喜歡稱他---投資。當投資一跑進理財遊戲中,我們可以說,投資同學跑來理財架構裡了,但並不能說,投資就是理財。

理財基本上只是維持收支平衡的手段。在翹翹板的兩端,收入面的同學可以有:父母提供的金錢、工作收入、跟朋友借來的錢、向銀行貸款來的錢,以及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的收入。

支出面的同學可以有:日常吃喝拉撒睡的花費、生活育樂的享受、供養父母、家人的支出、還債的支出、投資的本金、自我充實的學費等開銷。

不管你的收入或支出面,各要找哪些同學坐到翹翹板的兩端,我們都不能說,工作是理財、投資是理財、找個有錢老公是理財,而必須正確地定義說:妥善地找對工作、投資、配偶等收入因素,並妥當地安排生活開銷,是一個有效率的理財模式。

理財就是這樣,它本身沒有要幫人創造財富的積極意涵,而只是平衡生活收支的中性手段。

沒有這個中性的理財手段,一夕致富的彩券得主也可能數年後成為窮光蛋;但有了這個理財工具,一生勤儉的老榮民,也能在晚年悲天憫人地捐出數百萬元給災民。

理財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沒有它,人們的財富將失去根基,但有了它,你的財富也增加不了多少,除非你在這個理財基礎上努力地工作、投資、找對富老公、老婆與有錢的朋友等等。

理財除了是財富的基礎,也是幸福的基礎。一個人日常收支都不能平衡,活在寅吃卯良的狀態中,那麼即使是虔誠的神父也要發愁。但一個日常收支都能平衡的上班族,老把眼光放在鄰家財富上,那麼患得患失與比較嫉妒的心腸也不會讓他幸福。

理財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沒有它,人們的幸福將失去根基。但有了它,幸福也增加不了多少,除非你自己懂得如何知足感恩、行善助人與實踐夢想......以創造幸福的人生。

理財就是這樣,是一種很基礎的生活能力。它非常重要,就跟沒了空氣,人們很快要窒息一樣。但偏偏,有了空氣,人們也快樂不了多少,除非你學會快樂地呼吸、快樂地運動、快樂地睡覺、快樂地欣賞空氣流動而成風,並吹拂過每一個生命。

理財的奧秘就在這裡,學校不教它,社會上的人則重視投資多於理財,導致理財的價值往往被人所忽略,殊為可惜!

王志鈞 外星地球人
2011/04/1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