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31, 2009

人人都愛賺錢?

人人都愛賺錢,似乎是現代人生活的寫照。拿到投資理財市場,賺錢更是唯一的指導法則。

當然,就更別提只單純倡導正確理財觀念、投資觀念與認識投資理財之基本遊戲規則的書了,這些書根本引不起市場讀者的興趣。

我想,大概只有笨蛋,才會硬與主流的財經出版市場唱反調,大談管好你的錢、不虧損的基金投資之道了。當然也更別提早期所寫的正確認識技術分析、財經新聞等投資的基礎工具書了。

眼看著市面上充斥著教導投資人如何快速投資致富、理財致富、炒股致富、炒基金致富、炒投資型保單致富、炒房地產、炒期貨....等等致富的書,曾經興起要改變這種投資理財歪風的豪情壯志。無奈,歷經幾年愚公移山式的努力後,才慢慢體悟到,不是沒有作家願意提筆撰寫正確認識投資理財的財經書,而是,這些作家大概都淹沒在主流的暢銷書之林,很快就因銷售業績不佳而銷聲匿跡了。

所以,投資理財市場會形成今日賺錢當道、速成發財夢為主體的文化,其實也有以致之,不能怪誰了。可以說有什麼樣的讀者,就有什麼樣的出版社,自然也就有什麼樣的財經作家了。

可見,愛賺錢,是人類天性;愛快速賺大錢,更是人打娘胎裡就帶來的根性,從古至今,未曾變也!

但偏偏,正確的理財之道是從管好自己的錢,從保守、穩健出發,層層疊疊的將資產推積上去,才有可能將畢生累積的財富,一一作好正確的資產保護與保全,然後才有機會生根、發芽,隨著時間的腳步,慢慢向上自然增長。

財富像種一棵樹,必須耕耘、播種、耐心花時間等待,才有可能累積出可觀的成果。

正確的理財與投資,是一門緩慢致富的學問。花了高額學費取得財務規劃師專業證照的人,諸如CFP、CFA等人,提供給顧客的,都是一套嚴謹、緩慢、低風險的財務規劃。

但這類嚴謹的資產管理與理財學問,實在太不符合現代人期待快速致富的胃口了,因此,報章雜誌與滿市場的主流理財言論,都充斥著:聽專家就對了!跟著專家可以上天堂!要跟著財經大師的腳步來敲金磚!

跟著他人的腳步去賺錢,已被證明是一條有去無回的不歸路,從世紀金融海嘯、從2000年科技泡沫化、從過往無數次股災,無數次投資市場的歷史悲慘經驗都告訴我們,投資若行一條想快速發大財的險路,就必然是條通往煉獄的道路。

但無奈,緩慢、穩健的天堂路無人願走,速成圓發財夢的地獄道,卻滿坑滿谷的摔滿那些相信有夢最美的人。

我有時也覺得滿好笑的,就是,講真話的沒人信,扯開喉嚨大喊台股上萬點的大師、名人,卻被錢追著跑。這該是羨慕?忌妒?還是要為這種市場風氣感到可笑與可悲呢?

人人都愛賺錢,是一種人類天性,也是人類勘不破錢關的關鍵因素。但如果有更多人明白,錢財的正確意義和價值,就不會滿街追錢,卻不知錢為何物?所追者為何物?

錢像人類身後的影子,追逐影子的人,永遠看不見太陽。追逐陽光、追逐人生夢想的人,卻永遠被錢追著跑。

這道理如此簡單,卻罕有人懂。只好不斷來分享給有緣人,希望能有越多人改變逐錢、逐利的風氣,變成追著生命的陽光跑,追著自己的理想跑,讓金錢的影子也跟著真正心中有夢的人跑吧!

錢是誰拿走了?

“魔鏡魔鏡告訴,次貸到底要甚麼?”

如果世界真有一面魔鏡,想必從國家領導人、基金經理至個人投資者都急欲想知道上述答案。從2007年次貸虧損“初生之犢不畏虎”之勢,到目前火燎原的狂風落葉之舉,規模與形式不僅顛覆傳統,前所未有的惡企業倒閉與信貸敗壞消息甚至仍未見谷底。

這場次貸風暴,究竟吞噬多少白花花鈔票,恐怕目前新聞報導的還不到真正虧損的分之一,甚至“兆”已算是最基本的計算單位。

不過,潮落總有潮起,經濟再怎麼史無前例潮,總會有觸底反彈的時機。況且,經濟學家總是滔滔不絕提醒:“趁人不備時搶攻市場”!在不景氣時機切莫灰心,睜大眼睛尋找各式商機才是最重要的!

準備好沒?洗把臉、喝雞精、拿出存摺與計算機,讓《投資致富》率領你踏上“淡市打撈”之旅,男女老少高矮貧富不受限,唯一前提是必須備妥暈船丸,以免看到許多黃金機會而讓你興奮昏頭。
別急!要找必先知道錢在何處,就像要吃魚總要先懂得捕魚吧?若要知道錢藏在何處,總要知道錢為何而流走吧?

許多人用“金融大海嘯”形容這次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所狂捲起的金融大災難。但是,對於海嘯的本質,卻鮮少有人有深入的觀察。如果沒有將焦點多多放對地方的話,那麼,投資者將很難正確洞悉問題的本質,更遑論如何預測與因應金融市場的下一步動向。
例如,目前許多人看到全球股市暴跌,市值蒸發數十兆美元,都會質疑:這些錢究竟跑到哪裡去了?其實,這個問題不用動用到經濟學或其他高深學問,因為這個問題本身藏著陷阱。

首先,先要找到題目中隱藏的錯誤假設。甚麼假設呢?許多人常會理所當然認為,市值是真正存在的錢,所以市值縮水的話,錢當然就不見了。
“如果你沒拿到錢,我沒拿到錢,那一定是有誰拿了它!”

賣掉股票才有實質賺賠

若保持這種想法,證明你仍是個未合格投資者。這個假設的錯誤在於市值並不是真正存在的錢,而是少部份股票成交價乘上全部的發行股數,所以只有少數為真,其他都是虛的(只在計算上有意義)。
換句話說,今天如果成交價格上漲,市值就會跟隨增加,可是市值增加後每個投資者都拿到錢嗎?沒有!只有真正賣掉股票的人才算拿到錢,其他人都停留在“紙上財富”。也就是說,只要你沒賣掉手中持股,股市上漲對你就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因為第二天若跌回原點,你的紙上財富就會憑空消失。下跌也一樣。若股票沒有現,下滑也只是紙上損失而已,哪天股市漲回來,來去也就一場空。

紙上財富只是一堆數字

所以,股票若沒賣,漲跌都是虛,只有賣掉了,才會把漲跌化為真實的賺賠。而市值裡面,只有極少數股票是真正賣掉的,因此市值絕大部份都是虛的,而市值的增減意義僅供投資者參考而已。

所以回到上述題目就,若質疑股市暴跌蒸發的數十兆市值跑到哪裡去了,答案就是大部份的錢根本沒有真正存在,它們都只是計算上的紙上富貴。所以“蒸發”是虛的,過兩年指數又漲回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本來蒸發的數字,又自動恢復了。基本上,股市上漲的時候沒有人送錢來,下跌的時候也沒有人拿走錢。

既然錢不存在,自然沒有跑去哪裡的問題,只有實際買賣股票的人,才會真正看到錢,產生真正的賺賠。而這幾年橫行全球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也不是真正的錢,是一種類似股票的概念。所以,不得不佩服那些所謂的華爾街金童,可以用一張嘴憑空變出這些所謂“值錢”東西來。不過這些看似值錢的東西卻可瞬間如泡沫一樣,戳破得無影無蹤,肯定讓投資者無奈感慨。

所以,全世界財富以金本位應該不變的說法其實是不存在的。當大多人將自身準備在未來10至20年要花的錢,在一夕間被迫歸零時,也說是說未來10至20年該有的消費額消失時,這連帶使得生產及工作機會也一起不見,這種損失才是欲哭無淚。

次貸泡沫越吹越大

這10年來新金融商品被過渡包裝,財政槓桿的高成長吸引人、跌得也深,像是泡沬吹得愈大,跌得也愈深。
比如甲發展商向A銀行借10億令吉,談好本利共還18億令吉,分20年還;這時有B銀行跑出來說立刻付給A銀行11億令吉,買了債權,甲就還錢給B銀行;這時有C銀行跑出來說立刻付給B銀行12億令吉,買了債權,甲就還錢給C銀行。

這麼一直賣到D、E、F銀行,看起來像是大家有錢賺。其實那C、D、E、F的現金是怎麼來?一半從發行連動債透過基金招募來的,另一半是銀行之間互相信貨而來的,而銀行間互相將包裝出來的商品炒高,泡沬也吹得愈大。

連鎖性倒閉

這種作法剛開始幾年很好,但若沒有新資金加入,而互相借貸的銀行間有一家倒閉的話,這個泡沫就會開始破滅。
這就是次級房貨的恐怖之處。因為借錢者還不出錢,造成一家金融機構惡性倒閉時,牽連整個互相信貨的銀行以蜘蛛網形式擴散破產,令投資人從吹者的泡沫頂端摔下來,投資最終換來的幾張憑證市值歸零。

資金流轉趨向
1.槓桿
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至30倍槓桿操作。假設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令吉,30倍槓桿就是900億令吉。
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令吉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令吉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得45億令吉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暴利。反之,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A銀行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令吉。

2.CDS合同
由於槓桿操作風險高,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應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槓杆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
比如,A銀行為了逃避槓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銀行或保險公司。
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如何?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000萬令吉,連續10年,總共5億令吉。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可白拿;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
A認為,如果不違約,它可賺45億令吉,就算拿出5億令吉用來保險,還能淨賺40億令吉。如果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
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率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令吉。
A與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3.CDS市場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約給你2億令吉,總共200億令吉。
B心想,我的400億令吉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令吉,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成交。
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
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令吉,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令吉。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令吉減去220億令吉,還有180億令吉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
一轉手,C賺了20億令吉。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炒,而全球CDS市場總值甚至曾炒到62兆美元。

4.次貸危機
關鍵來了!
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次貸主要對象反而是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者。
這些人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棟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至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應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都跟著賺錢。
不過,當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時,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投機者終於走頭無路,把房子甩給銀行,此時違約發生。
此時,A仍可明哲保身,雖然大錢賺不著,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
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裡呢?可能已經轉手至G手裡。
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令吉買下了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1%到2%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令吉。加上300億令吉CDS收購費,G總虧損可能高達1300億令吉,面臨倒閉局面。

5.金融危機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令吉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槓杆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
除了A之外,還有A2、A3,甚至至A20等,統統要準備倒閉。
因此G、A、A2至A20等一起來到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遊說,G萬萬不能倒閉,一倒閉的話,所有人都完了。
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此後A至A20保險金總計1000億令吉全部由納稅人支付。

6.美元危機
若把上面的令吉換成美元,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美元。而CDS市場總值是62兆,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兆美元的違約CDS。
這個數字是300億美元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美元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美元。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兆美元;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甚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因此,投資者為了拯救美元相關資產,只能不斷拋售亞洲或中東資產,以大量資金“救火”。不過,惡性倒閉速度比拯救速度來得快,而當時炒高的資產或產品價值與真正擁有的資金數目相差太遠,脫售再多的錢也可能無法“守住”資產,加上這幾年通膨不斷侵蝕,許多消費者不敢消費,才讓世界所有的資金灰飛湮滅!

金融風暴等於經濟蕭條?

其實,市場常喜歡把“金融流動性危機”、“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混為一談,其實這說法不太正確。
當前金融流通性確實因銀行信用緊縮,導致貨幣市場資金流通出現阻礙,加上投資者信心危機,不是到銀行擠兌存款,就是到股票市場兌出現金,導致股市跌、銀行拆借利率走高。
這種貨幣市場、股票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危機,確實已經蔓延成金融倒閉風潮,也是美國政府急欲籌措7000億美元成立金融重整基金來吸收壞賬,及歐洲各國家救援大型行庫主因。

1930大蕭條不會再上演
不過全球經濟危機到底在哪裡?經濟大蕭條已經有徵兆了嗎?當然,現在並不是說事情沒那麼糟糕,但是許多專家和分析員預測美國可能再度上演1930年大蕭條,這恐怕太杞人憂天了。
用數字來看。首先,在1929年時,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跌幅是40%,相對去年跌幅為34%;失業率方面,1929年時是25%,現在則為7%左右;至於美國經濟成長在1930年代時下降幅度高達25%,消費者物價指數狂跌30%,不過去年杪為止,這些數據都是持續走揚。
很明顯地,目前金融風暴不完全等於經濟蕭條。若經濟學家與政府洞悉這點,或許就可更對症下藥了!

你知道嗎?
小故事,大道理:燒餅理論

兩個人各有100個燒餅,每個燒餅賣1令吉,甲和乙身家都是100令吉。原本都沒有互相買賣,直到有1天,甲花1令吉買乙的1個燒餅,乙再花1令吉買回來,兩人身家都沒變,但是市場上有了流通。
若甲花60令吉買乙燒餅的時候,卻擔心乙不買回燒餅,此時就會出現信用危機。不過,若每個燒餅漲到80令吉時,兩人身家達8000令吉,這時丙發現原來1令吉燒餅已經漲到80令吉了,而且還在持續上漲中,他也立即加入參與買燒餅行列中,這時候出現股票。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並參與進來,這個時候現有的燒餅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就出現期貨。
這時,所有人的身價都在往上漲,但是有一天大家發現,已經買到10年後的燒餅,現實不能滿足,於是出現動盪危機。而若甲和乙在燒餅漲到120令吉的時候已把燒餅全部賣掉,他們將會大賺,後進來花大價錢買燒餅的人就虧了。若沒實物在手中就不虧,只是身家縮小了,也就是所謂的蒸發。

學投資‧先學認識自己

中國人常說:“三歲定八十。”一個人的性格從小便形成,原來對於你的金錢、投資的取態,也大部份“遺傳”自父母。小時候父母有否向你灌輸要辛勤工作,才得世間財之觀念?父母又是否因“一朝被蛇咬”對股票敬而遠之,令你也覺得投資股票如賭博般高風險?你的理財性格可能跟你父母一樣,或由於痛恨他們而完全相反,重新檢討父母投資上的錯誤,他們是你最好的明燈,讓你無往而不利。

翻開不同開發潛能的書籍,也多以“實現程序”公式(process of manifestation)作為發展的基礎,亦即“想法→感覺→行動=結果”。

想法產生感覺、感覺產生行動、行動便產生結果。你想有股神巴菲特的投資觸覺?又是否日日祈求如比爾蓋茨般成功?

成功不一定要150分智商,是要一個有錢人的投資藍圖。當一個人建立自己投資藍圖,包括對金錢、對投資的想法、感覺與行動。

不過那藍圖又是怎樣形成的?主要是由你所接收的資訊,特別是兒時接收的影響最大,這些信息可能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和老師等。

你也許說不同的小孩長於同一家庭也明顯有不同性格,難道他們不是受同一父母影響嗎?的確每個小孩也存在差異,但請問小孩的金錢觀、投資取態是與生俱來嗎?

不是,它們都是通過學習。教育會對人製造約束,再深化而成自然反射動作,最後會跟隨你一世。
要成功,便先要有成功人士之想法;若想修改們的投資藍圖,就先要了解我們到底被甚麼制約著。

瞭解自己思考模式打破舊約制

“制約”最重要的有兩類;一是“語言設定”,即你小時候聽到甚麼;二是“模仿”,即你小時候看到了甚麼。

首先談談“語言設定”,試想想在你成長過程中聽到甚麼跟金錢、理財有關的話?一時想不起不要緊,給你一些小提示,有無聽過父母說以下的話:錢是萬惡的根源;儲蓄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錢不會從天跌下來;你要努力工作才可賺錢……真是數之不盡。

常常說人是會思考的動物,可是當我們在潛意識中必須從情感與理性邏輯間做決定時,情感勝算明顯高多了。

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運用他的電腦知識幫人做網頁,又運用獨有的財經觸覺自行作投資,工作時間不長,但收入可能遠比一個初出茅蘆、月入一萬多的年輕人為多。不過他的父母可能會不斷抱怨:“你幾時可正正式式找份工?你這樣沒出色,不辛苦那得世間財!”少年人最終也“腳踏實
地”工作。

不過可否想過大部份人的第一桶金不是從工作賺回來?日日出入高級會所、下午打高爾夫球又是誰?總不是朝九晚九的“勤勞一族”吧!

若要改變“語言設定”,須經四個步驟:首先要察覺,若不知它的存在,根本談不上改變;然後是理解,瞭解這些想法如何影響你的財政;再跟它劃清界線,知道那種方式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的,最後是重新設定自己對財富思考方式。

生活培養出處事態度

第二種制約是“模仿”,人從小開始,大部份的能力也是靠模仿學來的,理財態度亦如是。父母到底是花錢,還早一些很節儉?善於投資獲利,還是根本不涉足投資?他們收入穩定,或時有時無?在你身上,總有父母的影子。

你可能說剛與父母相反,那其實與你對父母有多少的憤怒與不滿有關,愈是痛恨,就愈會不同。
小時候我們對父母的理財方式無權過問,縱使不滿也無從發泄。例如有些父母即使有足夠金錢,但生活卻過度節儉,從未跟子女遠遊,從不去高級餐廳飯,子女長大可自力更新,便變成“大花筒”,甚至因過度消費而欠下纍纍卡數,這是對過去之補償,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報復。

後天自覺最重要

不一定所有反父母而行的事也是錯誤。如父母理財習慣不好,相反可能是件好事,但若他們投資有道,而你要作不必之反抗,那便可能令你出現財政困難。

但不容置疑的,你的理財方式多與父母任何一方相近,或集合雙方之長短。那是否不能更改?非也,同樣可根據後天的自覺,實踐“察覺、理解、劃清界線與重新設定”4個步驟。

想想投資理財方法與父母哪些是完全一樣或相反,瞭解它如何影響你作的投資決定,明白它只是你學習的對象,你絕對有能力選擇與改變,並設立自己的投資取態。

若不想走太多的“冤枉路”,今日開始就好好分析父母在投資理財上之錯誤,學習他們的優點,也從中反觀自己潛在的不足,在投資路上重新出發。

洞察財富4大週期

絕大部份個人及家庭都會在生活中經歷連續的財務事件。在經歷這個階段時,他們都需要透過改各自的財務策略,來反映各自不斷進化的需求與財務狀況。

在首篇文章中,聯昌私人銀行將協助讀者洞察及瞭解不同的財富週期及每個不同階段對個人財富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美國19世紀初的著名作家拉爾夫沃爾多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經說過:“創造財富需要極大的勇氣與謹慎的態度來輔助,而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需要10倍的技能來維持它。”

西方世界在後來也開始瞭解累積及保存財富的重要與難度。每個人都會經歷由不同階段組成的生命週期,而每個階段都會出現特定的財務需求及本身想達成的目標。

這個不同的階段被稱為“財富週期”(Cycle of Wealth)。西方相關單位也非常積極提倡這個概念,因為這週期佔據顯著地位,在建立與維持一個人的財富時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項調查顯示,大部份大馬人還未正式採用財富週期方程式,取而代之的反而是零碎的管理方式,並專注在創造及增加本身的財富,同時也時常忽略保存與分配的一環。

其實,忽視這週期中的其中一環都會對一個人的退休生活帶來衝擊,並為家庭成員及下一代的供應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採用符合財富週期的正確方式將協助減輕不穩定的財務狀況與危機。
適當規劃不同週期
財富週期一般由4個支柱組成,既是財富的創造、加強、保存與分配。

“財富創造”也被稱為“開辦”,為週期內的首個支柱。它在財富累積過程中的基礎建立方面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創造財富者”為那些處於專業生涯初期階段的個體,他們傾向擁有更大的財務責任,例如貸款及信貸認購。一般上,他們的債務都高於本身的收入。

這群人的財富決定大多傾向短期規劃,並時常採納較積極的投資性格,以尋求擴大本身資產回酬的方法。

當財富被建立及創造後,這群人都會處於事業生涯的中至後期階段,並會將焦點轉向“加強財富”一環。這週期的基本目的為透過風險或更佳的資本保護策略來倍增及加強所累積資產的回酬水平。
這就是透過適度的資產分配,讓他們有能力去確定適合自己的金融權益及投資產品,以獲取更高的收入。管理所獲得的財富也是這個階段的關鍵部份,當中包括稅務考量及債務管理。

“財富保存”則將在一個人已建立顯著的財富數額後開始運作。首要策略為確定財富獲得正確的管理,而財富保護也是當中關鍵目標。在這個階段,財務組合將在更佳的專注點下獲得管理,並在獲取收入的當兒縮小風險水平。

個人及家庭在很多時候都無法預期及為這週期做好準備。他們只專注於累積財富方面,但最後卻在沒有恰當的財務管理結構協助下幾乎失去所擁有的一切。

最後是“財富分配”部份,即是確定地將自己的資產或財富,甚至業務做最全面及最佳的轉移或分發,並根據各自的心願進行。這也是大部份個人與家庭所忽略的部份。

財產與繼承權計劃應該好好獲得管理,以確保家庭財富及家庭生意的控制權,能在有序的狀況下移交予下一代。

太多人意識到創造財富是最容易的部份。“以長期來看”,百萬富翁企業家及學者羅勃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說:“這不關乎你能創造多少財富,而是你可以存下多少,並可眷顧多少個下一代。”

因此,透過信託及遺囑結構來進行財富分配,將協助確定一個人的財富可以持續多久,並保證每個人夢想中的遺產繁榮獲得延續。

每個人都夢想能在退休時能夠擁有財務自由,或至少希望自己不必再受到財務束縛。其實大家可以透過正確採用財富管理週期來達到上述夢想。

實質上,一個人需要瞭解使用財富週期的首要成功元素,即是知道在何時需要進行何類適當的步驟與計劃。

把握4次置產黃金機會

2008下半年物價漲勢升溫,隨之而來的通膨率創新高,許多人知道投資房地產可以保值,而且可以獲利,可是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卻怎麼也買不下手,自己住的房屋雖然賬面漲了價,卻又無法出售獲利,真正面對“有價無市”的窘境。

新一波的全球金融危機,對美洲、歐洲及亞洲多個市場帶來巨大衝擊,大馬的情況雖說還好,但也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受牽連,市場購興或買氣減弱,產業購買者基本採取觀望態度。
大馬房地產發展商會不久前的調查結果顯示,有70%業者認為產業購買者擱置產業購買計劃,選擇在場外觀望,待形勢較明朗再另行決定。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有條件、手上有現金、數額較大筆公積金儲蓄的繳納者,或是對產業市場稍有跟進的投資者,這是一個選擇投資產業的機會,現階段是購買者有條件議價的時候,發展商出售的房產單位,或是轉手市場的交易,基本價格保持在原位、一些地區甚至有稍微回落的跡象,因此對投資產業有購興者,應該掌握這個良機。

要如何脫穎而出、投資獲利?且聽專家的以下分析:

時間是房地產獲利的主要原因:
“要賺房地產的,最大的機會在於時間!”簡單說,投資房地產可以說是賺取“時間”財,所有曾獲利的房地產投資者,都是因為“時間”成熟了,就增值了,也就賺到一些錢。

對一般人而言,大約在30歲才開始接觸房地產,60歲退休後就比較沒能力再投資房地產(即使增值也享受不到)。因此,只有30年的投資時間,即使最樂觀的估計,也不超過40年。
依歷史的經驗,平均大約每10年,房地產會有一波漲勢,也就是說,對大多數人而言,一生中只有3至4次“機會”,這是非常公平的,不論你很富裕或只有適中財富,都有3至4次機會。

所謂“20看學歷、30看能力,40看機率、50看財力”,絕大多數的人在20歲與30歲之間,沒有太多的錢,可是到了50歲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有些人的財富可能已經翻了幾倍,甚至更多倍,為甚麼呢?
就是因為在同樣的“時間”裡,有些人掌握正確的方法賺到了錢,有些人卻堅持自己的想法,採用了錯誤的方法,而失去了“時間”機會。
友聯產業經紀公司經理包久武、不久前在首都的產業展銷會上表示,要如何掌握3至4次的機會?只有2種方法,“儘早開始”是一種;“方法正確”是另一種:

方法一:儘早開始

對於“儘早開始”,“有多少能力,做多少投資!”是許多人的堅定思想,不先擁有一個自有住宅,不願意去思考投資房地產獲利的事,正是他們不能快速累積財富的主要原因。

有了這種思想,一生的獲利“機會”可能已經失了一大半!為甚麼呢?因為當他們依自己能力購買一個自用的房屋時,從購買到貸款可以減輕能力的範圍,大約要10年,然後他們因為能力增加了,又想換一個大一級的房屋(由小屋換大屋),可能又要10年。

當他們準備好可以“開始”投資房地產時,一般只剩1到2次機會,所以們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到了40、50歲才開始想投資房地產,雖然他們的能力足夠了,但“機會”卻已經不多。
有些人選擇提早退休,可能是45歲的時候,基於對產業買賣有興趣,考取房地產經紀文憑後,全力投資房地產,因此還賺了一些錢;也有一些單身年輕人,先與父母住,將自己收入的一部份拿去投資房地產,比別人多一到二次的機會,待賺到錢後,自然可以悠哉閒哉、自在的生活
在投資房地產的道路上,不要輕易失去機會,到了40、50歲夜深人靜的時候,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想:“為何如此努力工作,財富卻比不上那些能力看起來遠不及自己的人?”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掌握“時間”機會,自然賺不到房地產的投資利益。

我們相信一定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用買的就用租的,租的話可能要看房東的臉色,會沒有安全感!在供不應求的時代,難免要看房東的臉色,但在供過於求的階段,可能是房東看房客的臉色。

方法二:正確方法
對於“方法正確”的論調,目前社會中有許多高學歷的年輕雙薪家庭,夫婦兩人的月收入超過七八千令吉,卻仍擠在不是“自有住宅”裡,不但缺乏生活品質,生了小孩後,常因空間狹小,常影響到夫妻以及與父母親之間的感情。
他們為何不住大一些的房子呢?常聽到的原因是房價太高買不起。如果每個月付2000令吉,能否在都市租到品質不錯的房屋?當然可以!可是為甚麼不“馬上”改善居住環境呢?

若要等到辛苦一生,犧牲生活品質20年後,才換大房子住,那時可能已經40至50歲了。在自己能力不及的過度期,何不選擇短期內租一些優質產業,這樣即可讓自己住得舒適,也讓投資者在產業的投資道路上更為順暢,形成一個平穩的產業投資市場。
目前在大馬的大都市,豪宅價格即使沒有持續上漲,也不會跌價,增值有目共睹,可是大多數人為甚麼不去買豪宅呢?最常見的答案是能力不足,買不起!
相對地、小面積的公寓,增值潛力有限,而且還有供過於求的現象,可是為甚麼要買房屋的時候,卻還是去買小面積的房屋呢?

最常聽到的答案是能力有限!郊區的房屋也出現類似的情況,明知交通不便、供過於求、出租困難,再加上交通成本不斷升高,還是有許多人去購買,為甚麼呢?也是因為能力有限,只買得起郊區的房屋。
這種“能力”至上論,就是讓許多人一生富不起來的重要原因!明知會增值,卻不投資;相反地,明知供過於求,不會增值,卻因自己買得起而去投資,這是投資的錯誤觀念,卻是許多人的投資方式。
環球屋業發展有限公司法律顧問林若輝律師說,就房地產而言,地段愈佳、面積愈大、品質愈好,自然就會愈稀有,愈稀有的東西價值就愈高;因此,要投資就是選擇具有上述特質的商品。但是具有這種特色商品的價格自然也高,要如何買得到呢?

募集資金加強能力

集中力量是第一步,要將自己的投資力量集中,開始的時候,可以先租房屋(甚至住在父母家)、遲一些購買車子、更努力工作(甚至兼職)、配偶可以晚些退休,透過這些方式,可以將自己的投資能力加強。
房地產是具有高槓桿機會的投資商品,只要增加一分能力,就可以產生數倍甚至數10倍的效果,因此儲備實力(錢)至為重要。
第二步是努力募集利率資金,如果行得通,也可以暫時向父母、兄弟姐妹借,要儘可能運用各種關係,只要能夠募集到愈多低成本的資金,就愈能快速累積財富。
房地產投資風險不會很高,唯一需要的是時間,尤其是在通貨膨脹嚴緊的時期,貨幣貶值的情況愈明顯。

實力產業經紀公司的陳建業說,他有一個朋友,父親在他小的時候,幫他買了一個30年期的1萬令吉保險,1萬令吉在當時可說相當大,父母辛苦付了30年的保費,當期滿時拿到1萬令吉,可能只可以買到一部已有二手車。這個例子說明“時間”對於房地產投資是“仙丹”,但是“保留”現金,未必是“靈藥”。
第3步是努力募集合夥人。在房地產投資的世界裡,沒有一個人是能力充足的,即使許多地產專家,也有與其他人合夥、共同投資房地產的時候。
所以,資金不足是房地產投資永遠會碰到的問題,只要想投資,就不要逃避,應該和父母、兄弟姊妹、好親友或好同學組成投資團隊,集資去購買好的,會增值的產業。

要注意房地產投資世界的兩個重要原則:“買得起通常可能賣不掉!”、“價格低通常可能不會漲!”千萬不要投資一個賣不掉或是不會漲的房地產。
因此,只要能善用自己的能力、能募集到低利率的資金,或能夠找到合作的股東,就沒有買不到的商品,而能夠成功募集這些資金才是真正能力的表現。

租金就是一切

國際性企業為出租對象的辦公大樓,不但品質較佳,面積也較大,租金上漲的速度將會增加,投資獲利的機會自然較大。房地產為甚麼會有價值?就是因為有人願意付租金使用,願意承租的人愈多,價值就愈大,如果是相反的情況,產業的價值可能沒有看頭。
陳建業說,“人潮即錢潮”,意思是說,如果附近來往的人多,對產業的需求自然增加,租金回酬也比較可觀,房地產就可以保值。
因此,如果想投資房地產,判斷租金能力即為最重要的工作,而判斷租金的方法,最重要的有3個指標,地點、產業類型與企業租戶:

地點:
就房地產投資而言,財力優厚與否是一個因素,最重要的另一個因素是產業的所在地點,到太偏遠的地方投資,往往面對失敗率也比較高。
一些坐落在出入交通方便、距離輕快鐵站的地區,產業的增值與出租率,往往比較可觀,出入這些地點的人潮較多,有關地區的租金與價值相應提昇。這些都證明了,順勢而為,可以事半功倍,逆勢而為,往往徒勞無功,而地點就是“勢”!

產業類型:
如果不瞭解產業需求的化,將觀念停留在過去的框框裡,就會冒極大的風險。最好的例子是店面,由於大型商場的興起,以及都市管理手法的嚴格,再加上運輸系統及交通方式的改變,人們的購買習慣已經改變,地點極佳的店面,,租金的獲利機會才可能比較高。
住宅產業也是另一個例子,不論是硬體或軟體,新舊住宅的差異都在加速擴大,因此一些地區的轉手屋投資價值開始褪色;反之,市區一些新建、概念新穎的房屋,投資價值則不斷上升,當然,地點特好的的轉手屋,依然不愁沒有買家或租戶。
辦公室的情況也在改變,以國內企業為出租對象的B、C級辦公室,由於軟硬體水準不容易提昇,因此,租金也難有大幅度上漲;相對地,以國際企業為出租對象的A級辦公樓,不但品質較佳、面積也較大,租金上漲的步伐將加速,投資獲利的機會自然比較大。

企業租戶:
由於多種商品有供過於求的現象,因此,國際化將成為房地產投資的必然方向,能付得起高租金的外國人(或是本國大企業),自然成為創造房地產價值的重要推手。
因此,有能力協助房地產擁有者去賺企業客戶租金的產業經紀,重要性自然大幅提高,專業經紀的能力,表現在提供專業性服務或專業經營,以及作為與企業客戶進行產業交易的媒介。
這種讓產業經紀與產業投資者雙贏的房地產投資模式,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成為重要的模式,這些都必須有賴於能創造、保持高租金能力的專業人士或團隊去進行。
“房地產投資不是投機行為”,許多人都以為房地產投資是一種投機行為,其實是對房地產投資缺乏瞭解;只有很少人可以用低於市價買到房地產單位,因此,必須能真正掌握趨勢才有獲利可能。
在目前的市場,只有少數人有能力去購買交易金額大的房地產商品,因此必須要有良好的募資能力,才有獲利可能,只有少數的人可以將低租金的房地產賣到好價格。

結語:
我們經常面對多數人對房地產投資缺乏瞭解,動輒以投機心態和方法參與投資,自然容易蒙受損失;因此,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誤將房地產視為投機工具,而忽略了其獨特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