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3, 2011

賺錢當榮譽 讀書人不窮酸

博士畢業生, 應該領多少薪水?假如政府保證他們可以月領5萬7,000元,那麼碩士、學士應該領多少?本多靜六這個生在19世紀的日本人,德國慕尼黑大學經濟學博士,卻認為當學者,要有能力賺錢,不然這學位拿得很虛。

這是畢業前,指導教授布連塔諾博士給他的忠告:就算是學者,也得先攢到足以獨立生活的財產才行。有這樣的認知,這對師生都不認為「清高」是學者的宿命,甚至應該把賺錢當成榮譽。身體力行的結果,老先生很早就過財富自足的生活,並四處贊助各種社會活動。他認為,人人都可以像他一樣賺到足夠的錢過好日子,這本書,就是寫這套致富守則。

致富之道,儲蓄為先
首先克服虛榮心魔


第一步:儲蓄!沒有一點本錢,就沒資格講投資、理財這些。剛開始,本多只是個教師,沒有橫財,收入只有薪水。起點低又想發財,只有發狠不花錢,採用1/4儲蓄法,不管收入多少,先強迫自己存下1/4。這可是需要很強的意志力才行。

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收入不高,工作又沒安全性,偏偏同儕之間比拼特別厲害,iPhone、iPad這種貴貴的社交必需品,別說存1/4的收入,別透支超過1/4就偷笑。所以老先生開頭就講:要想堅持儲蓄,最大的阻礙在於虛榮心。先克服這個心魔,不隨波逐流、把錢浪費在下個月就退流行的潮貨,才有可能存錢。

假如沒有中樂透,又沒有繼承家產,真的就要靠儲蓄起步,沒別的捷徑!不趕流行、努力儲蓄這事,我有經驗,可以替他背書。剛開始上班,住家裡,騎學生時代的摩托車上下班,是辦公室裡最晚申請行動電話門號,用的手機都是廠商要淘汰的機型,每個月支出就在5,000元左右,第一桶金就靠這樣累積出來的。這樣的日子,持續5年,直到結婚成家。


存錢轉為存股
績優股、ETF一張一張買


本多發財學的第二步是投資,累積到一定數字之後,就要開始投資,「儲蓄如果一直只是儲蓄,總是有限。」那個美好的舊日時光,有月息4%的投資機會!連這樣,他都覺得不能只做儲蓄。

這個低利率時代,光靠每年1%的定存息,只能保本,無法對抗通貨膨脹,更加實現不了發財夢。

該投資什麼?如何投資?老先生有他的想法,本質上還是挑優良資產,適當的獲利了結轉進新標的。50年光陰與台日之間的差異,本多投資術要適度修正。建議實務上,採用《Smar t智富》月刊第159期《效法巴菲特,得先學習忍功》一文,在績優股倒楣的時候,分批買進。

假如覺得挑好股票有難度,那就用更簡單的方法:「指數投資法」。個股有倒閉、循環的危機,但整個市場,長期下來反映經濟成長的果實。

當存錢存到一定程度, 就買一張指數型基金(ETF)台灣50(0050)擺著;過段時間,又累積一筆錢,就再買一張。就跟存錢一樣,少用、而被省下的錢,先停在活存,大概有個1、2萬,就轉到定存。定存之上再加一級:台灣50,定存到5萬以上,就可以升級。

低利率的年代,同樣的錢投入股市,領到的現金股息比銀行配的利息更高,用指數型基金當投資工具,等於把存錢轉成存股,每年領更多現金,加快累積財富的速度。剛開始沒啥感覺,等存超過10張台灣50之後,每年領息,就跟替自己額外加發一次年終獎金一樣爽。

人生不是只有錢
但有錢可以實踐人生


講賺錢的部分,占不到《生命的活法》1/3篇幅。本多靜六想留給世人的,是豐富的生活態度。發財之後,可以閱讀、寫作,豐富自己的人生;可以積極參與非營利的公共事務;可以奉獻知識與經驗給其他人。這些,不是虛幻的夢想,而是根基於紀律理財。

看起來很容易啊,怎麼有錢人還是少數?這就是孫中山說的:「知易行難」!往往還因為太簡單,以至於不被相信!採行本多發財術的障礙不在知識或專業技能,在於決心!

下決心之前,要相信這是可行的,很多理財書都強調這點。說得最徹底的,就是暢銷書《秘密》。坦承自己有賺錢的欲望,清楚地向宇宙表達,只要這願望是真的,就會實現。

日本老先生寫得很白話,而且故事性很強,很容易理解。他的方法,真的可行,就是入門下決心這事,會嚇到人,所以額外多搭配《秘密》這本:「人們會沒有足夠金錢的唯一原因是,他們的思想阻礙金錢朝他們而來。一切負面、且僵化的思想,感覺或情緒都是在阻礙好事的到來—包括金錢」。

學位要緊嗎?不重要的,從本多的一生事蹟看,博士學位幫他找到學校教職,但那薪資連生活費都不夠,終究是靠著儲蓄、投資這兩段式本多理財術,創造出傲人的財富。本多的錢多到那些教授同事都不相信,以為是不正當手段取得的。本多秀出完整帳冊後,才讓那些學者相信,不是所有讀書人都很窮,只要方法正確,也可以有尊嚴的賺到很多、很多錢。

從本書獲得的投資啟示:

1.要立志發財,賺錢不表示道德有虧
2.存錢!先存一筆再說
3.存到一定金額,要轉為投資

小檔案_李挺生 [ 隱藏 ]
本文作者擁有20年專業投資經歷,從外資投顧研究員出發,曾任基金公司產品規畫、基金經理人,2000年創設網路公司,從此脫離上班族生涯,改以創業者角度看投資。2005年赴上海,參與中國的公、私募基金運作,並涉足風險投資。作者自述,在這裡寫的,一定有理論根據、一定有人靠此發財、一定是作者自己繳過學費!但是修行在個人,祝大家發財。

能幫你賺錢的 才叫做資產

有本書叫《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大意上是說,要想發財才會變有錢人,如果老是想著房貸、學費,那就只能當小老百姓囉。印象中的美國是科技大國,但時不時就有這種形而上、接近傳教的暢銷書,而且主題是最世俗的發財學,這次要講的正是如此:《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清崎桑(編按:「桑」為日本人稱呼他人之敬語)從小想當「好野人」,但他爸爸是財務有困難的高級公務員,只相信用功讀書、上好大學,就能進大公司、領好薪水(是不是跟你以前聽到的一模一樣?)這條陽光大道。這藍圖最大破綻就在前半段照著走的親生爹爹,空有高學歷卻沒有高財力,讓小羅勃特只好自謀出路,認了最有錢的同學爸爸,當成學習典範。

這很合邏輯,想做什麼,就向那行業的大師學習,想發財自然要效法富翁。但實行上有幾個困難,大師不一定跟我們活在同一個時代;就算當代有大師,正常情況下,我認得他、他不認得我,根本排不上隊。所以,透過傳記等著述這種間接方式來學習,成了變通法門。

經過一番尋覓,找到適當的作品,但不表示從此可以踏上致富大道,這裡面還有些「眉角」。很多有錢人的發跡不見得能公開,在大陸,問人家第一桶金(就是第一個100萬)怎麼賺來的,會被趕出去,因為很難找到完全合法的,你這麼問,是要執法單位來抓人?還是學巴菲特想來勸募?單看美化過的書,這些企業主高談闊論該如何如何,又是社會良心,又是高深管理理論,缺乏我們最需要的起步階段,其實比空中樓閣更糟,念得愈用力,反而離錢愈遠。

是不是念好學校 和會不會發財是兩回事

從實用性來講,這本書沒有前述的致命缺點,很適合當發財學入門。作者沒有標榜自己是天縱英明,也不必站在道德制高點,就是想累積財富改善生活這點庶民想法,由小學生「造錢」談起;這是提高閱讀趣味的文字遊戲,英文寫法的賺錢是「make money」,小學生把動詞make解釋為製造,因此實現財富的第一步,找材料自己造錢!各位,與這相比,我們的起點高多了,所以他能從這麼白癡的出發點成為億萬富翁,我們應該也有機會。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從觀念開始糾正。是不是上好學校,畢業後能不能進大公司,與會不會發財是兩回事。我會重讀這本書的緣起,就是小孩今年基測成果不如理想,親子深度討論日後發展與努力方向時,回憶起當時這本書帶來的啟發。

如果學校與大多數家長規畫的路線不是最佳途徑,那該怎麼走才能致富?清崎先生細說他自己的學習過程,推翻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破題,呈現被荒草掩飾的金光大道: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金錢而工作;富人則創造金錢。當然,現在我們知道這個「創造」,不是搶央行的工作來自己造錢,而是擁有不斷吐錢的賺錢機制。

年輕時不被房貸捆綁 投資、移居機動性更高

清崎創造一張圖表來顯示一般人認知的資產與富人認知的差異。一般人,包括很多理財書籍、刊物,都把有價值的物品當成資產;清崎說這是錯的!是不是資產,要看這東西能不能帶來現金,如果不行,那就不是資產,甚至是負債。他認為,包括他當教授的爸爸,都沒弄清楚這件事,導致一輩子擺脫不了貧困的生活,成為為金錢工作的奴隸。

汽車是資產嗎?會計師說是,別的書也這麼說,原因是再爛的車, 都可以賣點錢。清崎先生說:NO!除非你是開計程車、大貨車的職業駕駛,車子能為你帶來收入,否則擁有車子表示你擁有負債而非資產。因為在真實世界裡,擁有車子,你要付停車費,使用的時候有油錢、過路費等費用,時間到了要繳稅、要保養、要檢驗,不小心還有罰單、拖吊等支出。擁有一部車,表示錢從口袋流出,而非流入,所以這是負債不是資產。

車子還好懂,房子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是負債!這超出想像吧。同樣的道理,除非是投資客,買了當包租公、包租婆,否則一般人買了房之後,也有稅金、維修這些支出。

當然,房子要比車子複雜,總是要住的,不買也要租,車子也相同,自己不開車,還是逃不掉交通的費用。

作者不否認這情形,他強調的是現金流入或流出。為了自己的房子每年要付出去的錢,可以與替代性租房的費用比較。以台灣的狀況,租金對比於房價,明顯划算許多。

我自己深受這觀念影響,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賺錢後就以買房為目標,幸運避開台灣兩次不動產大回檔。附帶的好處是機動性比別人好,當大陸有機會出現時,不用擔心有房貸壓力或者要處理房產這些複雜的事情,可以快速作出決策,移居上海。

弄清楚什麼是資產後,發財之路就是不斷累積資產。因為資產可以生錢,累積資產愈多,賺到的錢當然也愈多,最後成為富人就是順理成章。不動產是重要的資產項目,股票當然也是,如果自己經營獲利的事業,當然更是。到底是不是資產並非物理特性決定,就是前面一再強調的:「錢,因此流進口袋嗎?」

趕快檢查看看,自己所擁有的,是花錢還是賺錢的?想當好野人,就從累積資產開始!

從本書獲得的投資啟示:

1.不是值錢的就是資產,能賺錢的才是!
2.逆勢而行是累積資產的重要方法
3.節稅是重要的理財手段

小檔案_李挺生 [ 隱藏 ]
本文作者擁有20年專業投資經歷,從外資投顧研究員出發,曾任基金公司產品規畫、基金經理人,2000年創設網路公司,從此脫離上班族生涯,改以創業者角度看投資。2005年赴上海,參與中國的公、私募基金運作,並涉足風險投資。作者自述,在這裡寫的,一定有理論根據、一定有人靠此發財、一定是作者自己繳過學費!但是修行在個人,祝大家發財。

本來無明牌,何處惹塵埃?

我經常到各處發表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演講,常聽到聽眾對我的不滿。最大的不滿是---聽了半天,都沒有明牌,搞甚麼明堂?

沒有明牌就算了,連個投資方向都沒說,這算甚麼專家呢?

這種抱怨聽多了,慢慢也就習慣了。反正世間本無明牌,投資方向得靠自己抓,這是我所信奉的投資獲利哲學。願聽者聽,不願聽者拉倒,反正自有人信解奉行,自行參透股海迷思。

我說世間本無明牌,就跟中國禪宗的六祖慧能還在當小學徒時,斗膽地跟老師報告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完全一樣的說法。

多數投資人喜歡攀緣,從外境來找股市獲利的方向,明牌、熱門股之所以奇貨可居,正因為他們是一輛外在的賺錢列車。就好像高速鐵路一樣,你搭上了,賺錢速度就比火車快,沒搭上了,只能看著別人賺錢而自己乾瞪眼。

但攀緣者都沒想通,搭上高鐵的人,若沒記得下車,高鐵有可能過了高點又倒退嚕,回到起漲點不說,甚至還往後倒。所以,上了車,卻沒下車,想賺錢也是枉然。

運氣好,這一次上了獲利列車的人,很可能下一回上錯車,結果又賠掉了上一輪獲利的資金。那麼,坐對一次明牌列車,還得再正確搭上第二、第三、第四次列車才行,否則,失敗的風險越來越高。因為前面賺太多了,導致投資本金膨脹,賺九次卻賠一次,第十次會把前九次賺的都賠光光。

我聽過很多人說:"不會!我會懂得見好就收,不會賠很大。"

也有些人說:"那是別人,不會是我,我將是成功的投機者!"

是的,我相信100個人當中,會有5個人能成功搭上班班都能攀上高點的列車,這當中還有一半的人都記得每回都要提前下車。這2.5個人,可以寫書、寫回憶錄、上媒體封面故事,甚至吃香喝辣,過著幸福快樂的多金生活。但那其餘97.5的人呢?有必要學他們嗎?

既然沒必要,又何需明牌呢?

會漲的股票,跟能讓你賺錢的股票,會是同一物嗎?

懂賺錢且會賺錢的人,到哪都能賺錢。不懂賺錢之法的人,手上僥倖抓到了一檔會漲、會賺的股票,也不意味著年度結算後,他真能獲利出場。

讓你賺錢的是你的腦袋,而不是外在明牌。就跟能讓你解脫煩惱的,是你的心思別亂轉,而不是外面有個幸福天堂,抓到了就了無罣礙!

投資人如果多懂這道理,我相信很多分析師要失業。因為多數分析師就是公開在愚弄人們的腦袋,讓大家相信會漲的股票與會賺錢的股票,是等號關係。同時,會賺錢的股票,也等於改變人生機運的一檔機會列車,絕不可錯失。錯失了,貧與富,就此分道揚鑣。

我常幫金融、證券業者寫廣告文案,類似:抓住最後一波機會、改變命運的財富密碼、如何成為股海贏家、戰勝多空的操盤秘技等等,都是相當有用的攬客招牌,能讓人趨之若鶩,非要來聽聽未來有何財經大勢與明牌不可。

如果說,明牌是長在財經大勢上面的毒蘋果,那麼,甚麼叫財經大勢或投資方向呢?

在對的投資方向上做投資,就能得到對的獲利果實,那麼,對的投資方向又該如何認定呢?

眾人皆認為對的,就是對的?眾人皆相信的方向,就是對的方向?

如果你對投資獲利是這樣想的,就很難徹底卻除明牌迷思。因為明牌是長在投資正確方向上的果子,所以如果你認為外在有一個屬於當年度或當時期的投資布局方向,就意味著,在該方向上一定有某些最適合投資的標的物。把這些標的物找出來,就是正確的投資標的。而別人好心幫你找好的,就叫明牌。

如果你相信我一開始說的,投資本無明牌,但又無法忘懷於去追尋外界主流的、明確的、熱門的投資趨勢或方向,那你必然還是會跌落到明牌迷思中。

看倌,說穿了,道理還是一樣,明年某某科技趨勢當道,那又如何?你是要短線投機?還是要長線投資呢?後面的基本點,才是攸關你如何看世界的最關鍵點。

投機者看出來的世界,是投機的趨勢;投資者則應看到可投資的方向;理財者則只要選擇平穩獲利的高股息概念股,甚麼投資方向都不太重要。

甚麼人吃甚麼藥,而不是問:哪裡有世界上最好的藥?世界上最好的藥草,長在哪個人跡罕至的高山上?

只問好藥在哪?卻不問自己需要甚麼藥?這簡直是笨蛋才會幹的事!

可惜,股票市場上,笨蛋就是這麼多。

王志鈞 外星來的財經作家
2011/12/22

大債時代

從前只要儲蓄,人們就能存出第一桶金,再透過買樓來建立財富。今天單單儲蓄絕對不能令到我們退休時安枕無憂,今天就算你不作任何的投資,你辛苦存來的儲蓄還是受到通貨膨脹侵蝕而損失。



加速的經濟動盪會影嚮你的工作機會,導致你失業或導致你的收入不穩,假如你倚靠工資收入來支撐你一切支出,你將會隨時喪失供車供樓、供資產的能力。所謂資產亦有機會隨時不成資產,甚至成為你的負債。

今天每個人都必須去了解現代金融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要有能力審視當前形勢,了解各種投資工具,其風險及其給予的機會,才能在未來動盪的年代中趨吉避凶。

理財的八大層面

這是一個很好的分類,從每個層面去檢視自己的理財知識,若有不足的地方,就努力去學習,去讓自己有能力在這大時代去保住及建立財富。



~認識金錢
~賺取金錢
~儲蓄
~用錢
~保護金錢
~預算
~分享財富
~財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