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10

投資如種田‧深耕才豐收

· 投資致富

有人說投資股市如種田,從播種到開花結果,都須依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選股、埋股、養股、賣股,若超之過急,可能左挨一巴掌,右挨一巴掌。

動盪不安的年代,股市今天“奄奄一息”,明天卻“生龍活虎”,不理智地“追高殺低”或讓你追得“臉青唇白”,最終才發現,“漲不言頂,跌不測底”,價值投資的長期法則可能才是“萬靈丹”。

一個農夫找到了一顆好種子,播種後開始每日巡視,發現種子原封不動之際開始焦急,旱季突然來襲,他更加驚惶失措,紛亂中,廉價把這顆好種子出售。

若你手上握著一個基本面與價值穩健的股項,卻沒有耐心,可能會像這名農夫一樣口袋空空,其實,這裡有個循環週期,本身基本面沒變,還是好种子。

MRR諮詢顧問公司管理夥伴投資顧問黃國華在“長期投資的正確心態”講座會中直言,根據以往估計,若持股1年,獲利機會為66%,但若持股10年,獲利機會達86%。

“所以,長期投資才是投身股海的上策,而且,不要只專注整體市場或指數,而是放眼股票的內在價值。”

但他強調:“這不是指緊握一隻PN17公司或單一股項長達10年,而是多項投資組合,因為一些公司可能上市不久即‘收檔’,長期持有反成燙手山芋。”

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

他認為,長期投資的議程是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購買派息股、不要預期每年都能賺錢!
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可能嗎?股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曾說:“你可以藉購買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來降低風險並取得更高回酬。”

他之所以建議民眾選購派息股,主要是一般只要管理層好的公司才會派發可觀股息,而且,長期獲取得股息或足以覆蓋股票成本。

然而,無法耐心等待回酬往往是許多股友的致命傷,黃國華直言,投資者不應每年都放眼高回酬,因為這連股神也做不到。

“花無百日紅”,他坦言,投資者反而應在期間作好面對回酬波動的準備,畢竟沒有一樣投資品完全無風險。

養成9大投資好習慣

黃國華認為,養成9大良好投資習慣,可讓你的投資不至於“一敗塗地”。

1)多元化投資組合:投資不同種類的單位信託或股項,助於降低組合風險。
他強調,切忌把所有錢投入單一股項,尤其這個年代,可能隨時出現公司管理層突然消聲匿跡的情況。
“投資者也不妨進軍產業投資信託(REITs)來把握股息,或成本較低的指數基金(ETF)。
“一些產業投資信託幾乎每月獲股息,整體回酬達約8%,是讓資本增值的‘碼頭’。若市場全面復甦,回酬甚至可能高達10%。”

2)能夠承認錯誤:精明投資者中的“精明”,指如何控制情緒,與智商無關。
他舉例,許多人手持PN17公司時依然期待其業務“起死回生”,事實上,大部份公司缺乏對投資者的承諾,在展望欠佳或業務凋零之際一般選擇放棄。
儘管大馬近期不斷出現“問題”公司,他仍相信大部份公司業務情況不俗,只是投資者需睜大雙眼。

3)市場經常出錯:專注股項“內在”價值,而非股價,檢視市場是否貼現消息。

4)勇敢套利:套利不會蒙損,設立回酬目標,一旦目標達成,“賣出”股項。

5)沒有必要,則按兵不動:投資者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活躍,需有耐心。
他笑言,就像市場低迷之際,但求不虧損就好。

6)抗拒投機的誘惑:別對單位信託投機。

7)循序漸進地買入:採取定期定額投資法,掌握確切的進場時機很難,反向投資者其實只在市場“轉折點”中準確。
他強調:“很多人希望以最低點進場,這幾乎不可能!”
他也提倡“鯊魚投資”。鯊魚投資術是一種心態建立,身為散戶投資人,不可能從證券商和理財顧問獲得最有利的投資建議,唯有積極投資,抓住那些股價有倍數漲升潛力。

8)願意花時間研究:投資者應對自身的投資負責,應至少每週花30分鐘來檢視組合。9)不斷提昇投資知識:閱讀自己能夠理解的投資相關書籍,巴菲特《聰明的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或是良好開始。

農夫原播種好品種的A級玉米,看到B級玉米價飆升,高價買了一堆B級玉米,放棄A級玉米,誰知B級玉米價突然暴跌,反而A級玉米繼續受市場肯定,農夫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何真正做到低買高賣

其實,好品種的種子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但趕著時機來收成,可能提高潛在未知風險。
資本投資(ICAP, 5108, 主板封閉式基金組)董事經理陳鼎武就在“精明投資者,不低買,高賣”

座談會中道出,“低買高賣”,若如此簡單,為何大部份投資者仍無法獲得一致盈利。

他坦言,追逐時機(market timing)的危險包括,長期持續以此策略部署的成功幾率幾乎不可能、對領域或公司一知半解下進場,可能導致“高買低賣”風險、策略者輕易受市場情緒影響,並在貪圖高點與擔心低點下,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最終導致大部份追高者蒙損。

“追逐時機”是投資法則之一,希望能夠在股價相對低點買進,於相對頂點賣出,根據股價來“低買高賣”。追逐時機一般指藉技術性分析或經濟指標來預測未來價格走勢,如根據技術指標進行股票交易、依經濟指標,在不同資產、領域或國家中,轉換投資目標。

陳鼎武解釋,根據本益比盈利預測來尋求“低”點,問題是預測可能出錯,如大家都說股市會起,但股市卻突然崩盤。

他認為,比較安全的投資法是,放眼穩定且遭低估的公司,以確保安全度。

“持股應與持產業一樣,成為‘股票主人’,而非持股人,買股也要像在超市檢好貨,選購素質佳的公司。”

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投資股票市價與內在價值不等的公司、尋求資本增值並減少錯誤極限、關鍵目標是決定公司價值與主導估值的元素。

此投資法,使用不同評估方式,關鍵考量因素如管理層素質、業務的經濟層面。

“若業務經營良好,股價最終將尾隨。”巴菲特就曾一語驚醒夢中人。

陳鼎武提到,價值投資是長期投資的優勢法則,提倡者除巴菲特,還有股神之師傅班傑明葛拉漢與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菲利普費雪。

換言之,如經濟衰退,促使股價暴跌,大家應考量的仍是,這間公司的價值!

農夫買進良好的普通小麥種子,希望種出一片麥田,但市場都在追趕高價強筋小麥的風潮,農夫隨眾人,轉種強筋小麥,誰知金融風暴突襲,價格廉宜的普通小麥“大行其道”,農夫匆忙拋售強筋小麥,但不久後,市場消費力改善,強筋小麥又開始抬頭,農夫兩頭不到岸。

買進,股價直直落……賣出,股價節節挺……

毫無分析之下,盲目隨波逐流,這名農夫犯了心理學家說的“從眾”。

“如果你曾有以下經驗:一買進,股價即節節敗退,一賣出,股價又如龍騰虎躍,這不是你比別人不幸運,而是你習慣從眾。”

AKLTG執行主席邱緣安在“股市持續獲利的策略”分享會上不諱言,任何股市都會出現波動格局,但市場最終將復甦,只要長期持有,始終將受惠,若知道指數終將走高,低點時應買進,而非賣出。

如果一桌子上的人都贏錢,莊會虧嗎?

這可能意味風險到了。對邱緣安而言也是相同道理,有時候,當每個人都認為是機會時,可能是最危險的交易。

低潮後可能超越預期

他笑言,儘管目前表現看來很糟,但以過去經驗來看,這波低潮和以往無異,雨過天晴後甚至可能超越預期,只是,很少人有勇氣進攻,因為他們相信群眾。

他認為,目前經濟處於萌芽階段,意味是進場時機,各國股市仍未完全康復,而企業盈利卻表現標青,說明民眾仍有圖利空間,若錯過了,可能又要等上數年。

雖然馬股表現顯然落後大市,在邱緣安心底,股市整體表現經常超越其他投資品。

他解釋,撇開股市短期內波動不靖,以過去20、30,甚至40年表現來看,股價一定是節節上升,因為通膨始終是市場“怪獸”。

“即使經濟零成長,通膨卻揮之不去,促使指數走高,而人口成長,更驅使產品與服務需求增加、公司日益壯大。”他直言,美國的“麥當勞”就是最好例子,隨需求量,在各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低過股價都是進軍目標

此外,1937年至今,平均本益比為15倍,因此,他相信,凡低過此價位的股項,都是進軍的目標,惟當本益比超過此倍數,就別輕舉妄動。

另外,邱緣安針對被動與主動投資者分析投資策略,前者宜投資任何低過本益比15倍的股項,閉起雙眼長達10年,一般能穩拿10至12%的回酬;後者則要多用腦筋,因為市場主導股價走勢,一般股價調整後會走高,不妨在調整之際進場,走高後賣出。

他也提及,股項超越大市,一般符合9項原則,其中三項如下:內部人士積極買股,他們一般比散戶更瞭解公司,買進原因必定是知道股價會走高;未來成長催化劑,如進軍新市場、推介新產品,因為這將推動盈利成長;股價以低過實際價值賣出。

“股價其實依供需而定,但很多時候,都在市場的無理性下交易,例如股價已減半的英國石油公司(BP),事實上,對於好公司而言,負面消息或是進場機會。”


一名農夫對種植一竅不通下倉促種稻,結果日復一日,總是盼不到綠油油的稻田。



一竅不通如何盼佳績

一個不懂種田的人,怎麼可能把田種好?相同的,若毫無財務意識,豈能作好財務規劃?
Money Tree總監麥可雷耶斯在“財務知識:從何開始?EPIC比例”暢談,財務知識是評估與管理財務的能力,以藉精明決策達到目標,包括三大層面:金錢與現金流、基本經濟或財務概念、風險管理。

“可惜的是,風險管理是許多人最缺乏的一欄。”

他解釋,每一項投資都必須評估其機會成本,就像置產時,應先衡量其上揚潛力與下挫風險。
機會成本指的是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

雷耶斯把理財意識歸納為四大方面:

E-education(教育)
他指出,13%宣告破產的新加坡年齡低過29歲,說明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也意味財務教育的缺乏,所以,從今天起,應學習如何使用賺來的每一分錢。

P-perception(觀念)
很多人自認自己的財務知識足夠,同時以為任何不懂的東西,只要請教專家就好,結果是,絕大部份人投資在他們其實不太瞭解的產品,這如同把股市視為賭場。

I-Information Internet(網路知識)
任何不懂的投資都將“傷害”自己,所以,沒有任何拒絕瞭解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新聞都會影響市場走勢,投資者應及時更進,而最即時的網路知識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C-Capital(資本)
“投資需要錢,我們又花了多少時間來檢視投資資本?”他反問,因此,投資要與通膨“賽跑”,若光把錢放在定存,多年後的價值肯定“慘不忍睹”。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精心篩選一顆耐病耐旱的種子,到學習農夫應有的“守”與“等”,看來,小散戶今天不僅要高舉價值投資理念,不能動搖,還要尊重客觀規律、把握循環規律,才能种好田、炒好股。



20年存2百萬私房秘訣

步驟+紀律 上班族也能輕鬆達陣

這輩子要存到多少錢,才可以安心?坊間不時出現這樣的調查,幾年前某媒體揭露的數字是300 萬元,最近一次是花旗銀行的調查,數字降到186 萬元。根據前文案例陳揚明和陳聖儀的看法,200萬元確實是合理數字。

但是這些數字一揭露後,卻聽到身旁朋友紛紛高喊:「怎麼可能存得到?」最近剛完成新書《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的《Money 錢》雜誌顧問林奇芬認為,如果花20 年的時間來累積,200 萬元是一個可以達成的目標,所以現在35 歲的投資人,55歲就能擁有安心生活的積蓄了

但是,投資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卻不是一件不勞而獲的事,35歲之後才理財,仍能晉身安心退休族,也是需要條件的!林奇芬在書中提出投資前的基本功和正確觀念,言簡意賅且切中要點,想要為自己財富努力的人,一定要先了解。

先顧好本業 盡快累積第1桶金

投資的起步,有沒有「第1桶金」,差異很大!有第一桶金的人,可以邁入「錢滾錢」階段;沒有第一桶金的人,每個月就要省下相當的金額,才有本錢追趕。

林奇芬曾參加一個電視節目錄影,主題是「怎麼存人生第1 個10萬元?」她的回答是:不能只管每個月可以存多少錢,更要看看自己的薪水能成長多少。

譬如1 個月賺3 千元和賺10 千元,光是年薪就差距84 千元,10 年下來相差84 萬元,若再加上複利錢滾錢,更是超過100 萬元。因此想要擁有第1桶金,就得先讓自己的收入變多。「優先發展第一專長,讓每個月流入的錢變多,接下來才能進入第二專長——管好你的錢。這才是大多數人可以執行的致富之道。」林奇芬說。

接下來,邁入真正投資的領域,林奇芬強調要先學習3招。

第1招,畫出人生財富地圖。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個性、賺錢能力都不相同,為自己畫出專屬的座標圖,才能按部就班輕鬆達陣。

第2招, 看懂投資氣象圖。如果早上出門前看了氣象預告要下雨,就不會忘了帶傘,在投資市場風雲變色前,看到氣象預告要變天了,你一定可以逃過金融市場大海嘯。

第3招,建立正確投資心法。如果觀念不對,不管怎麼搬動金錢,到最後都是一場空,其中克服人性的投資心理學,才是決定財富多寡的內功,請耐著性子好好練一練。

拉長時間軸

小錢就足以變富翁

從人生財富地圖可以發現,想要累積財富有2個方法:一個是拉大收入曲線與支出曲線距離,一個是拉長累積財富時間。林奇芬說:「我曾經進行過好幾次台灣民眾理財行為調查,發現30歲左右的年輕人,無婚、無子、無存款的比例相當高。再進一步調查必須養老養小的「三明治族」也一樣,有婚、有子、有房貸、但無存款。」

其實,如果從25歲有收入的第1天就開始儲蓄計畫,到55歲有長達30年的時間,就算是35歲才開始,也有20 年的時間,即使是幾百元的小錢,2、30 年下來都可累積可觀收入,這是所有上班族都做得到的。

「財富累積的基礎來自收入與支出曲線的距離,距離愈大表示儲蓄愈多,累積財富的速度愈快。但如果收入與支出曲線幾乎貼平,這樣可能會陷入很辛苦的處境,也就是必須『活到老、做到老』。」

分享集: 低价非便宜

2010/09/25 10:44:44 AM
●冯时能 股票研究人

陈太太的家庭,属于中等阶级,陈先生是个受薪人士,收入不丰,而家中人口众多,开销浩大,陈太太这个家庭主妇实在不易当。

她在用钱方面,总是精打细算,就以买菜来说,专买大堆的,菜贩一天卖剩的菜较不新鲜了,就按堆出售,放低售价,以吸引像陈太太这种以价格便宜数量多多买菜标准的主妇。陈太太总是一买就一大篮,但所费无几。

由于她买的是隔夜菜,量是有了,但在撕掉黄叶老梗之后,所剩无几,其实并不便宜。

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股票市场中,像陈太太这种专捡便宜货的投资者,比比皆是。

这些股市的投资者也像陈太太那样,把注意力集中在低价股,最大的理由是“便宜”,在他们的心目中,价格低就是便宜。

本小利大

另一个理由是由于资金有限,买低价股,可以多买,以同样的资金,买蓝筹股只可以买一“粒”,买低价股可以买五“粒”。

他们买股也像陈太太买青菜那样,要以最少的金钱买到最多的东西。他们甚至比陈太太更进一步,他们的算盘打得更响,他们认为一只30仙的股票,只要“跳”30仙,就是赚了一百巴仙,符合本小利大的原则。

他们认为30仙的股票,人人买得起,只要一动,“赌”(股)友就会追击,要上30仙并不难。

他们知道,在股市中,打游击战的股友永远比打正规战的人多,而且多几倍,低价股对这些人最有吸引力,所以不难成为热门股,方便快进快出,是赚快钱的理想工具。

至于蓝筹股,他们其实也知道,不但安全,而且股息丰厚,但他们对这类股票的兴趣没有那么浓厚。

他们觉得“太贵”,不是他们这种收入不丰的打工仔可买的,就好像他们经过保时捷陈列室时,知道他们不够资格买这种名车,所以也就从来不走进去参观,他们对蓝筹股也有这种自卑感,所以在看股票行情版时,眼光总是集中在低价区,至于高价区的蓝筹股,连正眼也不看一眼。

他们误以为买低价股容易赚钱,但在股市进出十多年,他们的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他们投资不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们持有低价就是便宜的错误观念,在他们心目中,5令吉的股票属“贵”股,30仙的股票就是“便宜”股。

观念错误

他们忘记了,贵和便宜是不应该以股价,而是以价值来评定的。这种情形,就好像在中国旅游区买玉手镯,以1百元人民币买一只玉镯其实不便宜,因为该劣质玉镯其实只值30元人民币。

到名店去花5000元人民币买一只高品质真玉手镯其实不贵,因为该手镯是物有所值,有5000元人民币的价值,而且如假包换,有保障。

在任何市场中,价格其实与素质息息相关,低价买好货的情况,除了大减价期间以外,很少出现。

便宜货通常都是劣质货物,价格是便宜,但不耐用,以100令吉买的电器,用不到半年就坏了,修理费比买价更高,只好忍痛扔掉;以300令吉买的电器,用上3年也不坏,如果坏了还可以送回代理商修理,因为有品质保证书。

相形之下,高价买好货其实是更合算。

一只股票,如果长期股价不振,一定有其理由。不是连年亏蚀,便是债台高筑,或是前途暗淡。价格是廉宜,但风险也特高。有些低价股公司,业务一直滑落,最后是无疾而终,投资者的血汗钱就这样泡了汤,实在冤枉。

沙里淘金

当然,低价股中也有可取之处,但数量不多,只有功课做得很深,眼光独到的精明投资者,才有沙里淘金的本领,这种情形,就好像逛跳蚤市场,如果眼光独到,也可以廉价买到真古董一样。

但只有研究有素,具有慧眼的人才能捉到这样的机会,普通人没有这种本领。

很不幸的,对股票肯花时间精神去深入研究的人,有如凤毛麟角,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人,不是略识之无,就是一无所知,只是听取谣言作为买卖的根据。就好像相信卖药江湖佬的吹牛就花钱买“神油”一样,最后才发现不管用,浪费金钱。

股票的价值,其实有许多评估标准可以依据,这些都是素质的天平,只要在买进之前,用这些标准去衡量一下,就马上可以知道是否物有所值。

反向操作

股票投资的最有效策略是“反向”操作,由于整个股市倒塌,例如在次贷引发的金融海啸中,一些高素质股票暴跌,价值被严重低估,提供千载难逢的买进机会,这才是“反向”的真义,并非低价买劣股,价低劣股有如烂铜烂铁,拾回去放在屋里,反而占据空间,却一点用处也没有。

股票投资的成功诀窍之一,就是在股价暴跌时敢于买进更多,以拉低成本,这种策略,只能用在高素质股票上。劣质股无论跌得多么低,都不可加买,因为你可能全军覆没。

许多靠股票投资致富的人,都是长期买高素质股,股价越低,买得越多,从此不卖,是这样发达的。

他们从来不买烂股,因为他们是在买股份,买股份就是买事业,他们从来不买烂股,因为他们不要投资于没有前途没有潜能的事业。

读《股票作手回忆录》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58c5080100eu58.html?tj=1

《股票作手回忆录》应该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了,虽读了几十遍,也随手在书中写满了批注及感想,但竟没有写过一篇专门的读后感之类的文章。细想一下也是,读此书的感想太多,正如此书封二所注“建议所有股票投资人详读这本历史传记,您会发现,您从事金融商品操作多年的经验,可能不如一窥本书所获为甚。”,除非也写本书,才有可能比较详细系统的把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

从拿到《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本书第一天起,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100遍也许没有,但几十遍是有的。这本书不是躺在我的枕边就是置于案边,随手可及。我前前后后大约买了七八本《股票作手回忆录》,一来是觉得好书要珍藏几本,二来是送朋友。“文如其人,诗言志”,初读此书,只是觉得这是一本经典中的经典之作,被杰西•李佛莫尔的交易理念、投机生涯所折服,随着自己经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再读此书,时不时感叹得唏嘘不已,思绪万千!经历是一种财富,不亲身去经历一些事,很难体验其中的真味,否则就像看电影,也会被感动,但感动的泪水难及事主内心的一滴血。

今年元旦前,写了篇《七分乐观 三份谨慎》的小文,开篇就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市场整体的看法“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观察着,观察着,突破来了,牛市脚步近了”,现在看来这种判断是“相当”正确的。但我不愿意具体论述个股,不是保守,要藏着什么秘密,而是个股直接决定着操作的暗示。实在是因为每个人的资金规模、操作理念、选股策略、买卖计划、头寸管理……等个人情况都不一样,谈论个股很难不被他人挑三拣四,指指点点,这个行业有很大的文人相轻的陋习。我也不大愿意交流对大盘和个股的看法,因为想要表达清楚一件事,真的很费力,而且也没必要。有人常问我“你怎么看大盘?”、 “你短线怎么看大盘?” 或者“你看这只股票怎么样?”,这些话想着就发憷!我们知道描述一件事最基本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主体。谈论大盘或个股时,主体已经明确了,地点也不是问题,我们用K线图之类的表面偏向元素代表交易市场,最重要的是一个时间问题没有明确。有人把3个月以内的交易看作短线,有人觉得一周就是长线。在我个人的交易定义中,我把1天以内的交易(比如目前可以T+0的权证)称为超短线,1-10个交易日称为短线,11个交易日-9个自然月的交易称为中线,9个自然月以上称为长线。面对一张走势图,有人问我们它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可能这样回答比较好一些“在整个走势图的时间架构内来看,是上升趋势;在这一段时间构架内(指着某一时段)是下降趋势;而在这一段时间构架内(指着某另一时段)它又是无趋势或者说横向趋势。”

首先界定了时间,我们才能界定趋势。

就像“武林外传”中燕小六说123一样,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想要什么,然后才能采取行动达到目的。很多朋友只会说“我想赚钱”,你若问“你想怎么赚钱”或者“你想多久赚大约多少钱?”,对方就无语了,言外之意其实就是最好一买就涨,最好随后能天天涨停。不要觉得着很滑稽,这是绝大多数赔钱交易者的心态,因为他们要么追求一个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要么就是自己就没有明确的交易目标,更谈不上交易计划,更别说“计划交易,交易计划”了。

技术分析的最本质核心就是研究趋势。止损从大的类别上区分,可以分为趋势止损和时间止损(固定金额或百分比止损通过头寸管理也一般落脚于趋势止损)。止损要“宽容、有效、精确”,宽容是指股价跌下来,让它一步,把止损点设在一个“公认”的止损价外,在前一线、当前线、前主线最低价或者某条均线稍下一点----稍微低多少?呵呵,随意,那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之不能太近----否则很容易被市场噪音和随机价格击穿;有效就是原有赖以介入的趋势足以被明显破坏掉;但不能过火,10元介入的,总不能到5元才想起来止损吧。精确是指把离市价精确至最小交易单位,否则你就会很容易给自己一个“再看看,一会儿再说”的借口,赖着不走。----定好是1.426元离市就必须是1.426元,不能接近1.426元了再讨价还价降至1.425元,别看就差一厘钱。说走就一定要走。但怎么走,是当时就立即走还是在随后的反弹中走掉?这当然需要进一步的技巧。(止损既要有弹性也要有刚性,还要因势而为懂得权变。我们谈的止损既包括亏钱卖掉也包括赚钱走人)。

杰西•李佛莫尔自己写的一本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很多年以来,当我出席晚宴的时候,只要有陌生人在场,则几乎总有陌生人走过来坐到我身边,稍作寒暄便言归正传:

‘我怎样才能从市场挣些钱?’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会不厌其烦地设法解释,盼着从市场上既快又容易地挣钱是不切实际的,你会碰上如此这般的麻烦;或者想尽办法找个礼貌的借口,从困境中脱身。最近这些年,我的回答只剩下生硬的一句,‘不知道。’”

每阅及此,不免感叹人性的古老。历史会重复,多源于此。

如果我告诉一个人我对市场的看法是向上的,并且详细说明我的理由,他多半听的时候心不在焉,不以为然,我说完之后,他会不大高兴,也许会怪我为何不告诉他买进哪只股票,以为我在卖关子,或者以为我只告诉缴费的客户。即便我告诉他可以买入哪只股票,他也基本上不会买入,因为他想等等看,看我说的那只股票究竟涨不涨。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这个行业的勤奋的人也不多,所以也就决定了赚钱只能是少数人。没有人会把钱从地上捡起来硬塞到我们的腰包。

在这个行业待得久了,很难和那些不把做股票当作生意来做的人交流。因为他们只是小赌怡情,或者是满足追求手痒的欲望,尽管他们也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赚钱。他们一般把自己当作股民。从中行辞职以后,常会有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做股票!”对方有时会下意识地附和一句“哦,股民”,我会说“不是!我是做股票的!”,对方可能心里会觉得搞笑,嗤之以鼻。一般很少有人把做股票当作一种正当营生,股民不过是一个和“农民”、“流民”一样的贬义词。我们做股票的不能自贬身价向门外汉看齐,对自己说“我是一个证券交易者!”,并形成一个习惯,你慢慢就能感觉其中的奥妙。坐在电脑前,把自己看作一个统领千军万马的帝王,你的心态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试着改变我们的举止、呼吸和心态,我们的思维也会发生变化。当我们判断错误发生亏损时,告诉自己“我要保护我的资产!”,而不是“我不想赔钱”,其中有什么区别么?当然有,而且区别大了,前者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后者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心态。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把股票当作事业来经营。这是很多成功交易者的忠告。当然这不是说你不能做股票以外的其他事业,而是说心态!

董驃金句

這是董驃先生關於人生的體會,覺得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

急事,要慢慢講。
大事,要清楚的講。
小事,可幽默的講。
無把握的事,要謹慎地講。
無發生的事,不要亂講。
做不到的事,別隨便講。
傷害人的事,不能講。
討厭的事,小心地講。
開心的事,睇場合講。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講。
別人的事,最好唔講。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樣講。
現在的事,做了再講。
未來的事,未來再講。
如果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請一定要對我講。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
不勞而獲無道理,勞而不獲無天理。
交一友要千言萬語,失一友只三言兩語。
富貴如浮雲,得失不須記。